如何做好帮助“困难学生”的工作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成长困难的学生,当我遇到这样的学生时,我充满了疑惑,不知道怎么去做工作。于是,动手翻了翻书,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给我的启发很大。
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我们教育工作中最硬的核桃之一,是对困难学生做工作。“有些学生在理解和记住教材上要多花三五倍时间,第二天就忘了所有所学的东西。”
这句话让我感同身受,我想每位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三五个学生,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学生。这些学生一方面因为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够好,另一方面便是因为自己的注意力,理解能力与记忆力等。这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任何人的智力是完全一致的,人与人之间确实会有或多或少的智力差异,这点在孩子身上在这个学习知识的阶段表现得是尤为突出,比如在学习定义中,班里的学生几乎都能够背得特别熟练的时候,却还是有一两个学生没有记下来。还比如早自习语文老师让学生背诵课文古诗,语文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就发现,有些学生可以读两三遍就能轻而易举地将一首古诗背诵下来。但是有的学生要花上半节课,甚至更多。
低年龄孩子注意力很难使长时间的集中,而这一点会在某些孩子上体现的更为明显。他们注意力很难完全集中,在这一点上,这样就造成了他们背诵障碍,做题的拖拉甚至错误。
对于这些学生该如何引导帮助他们呢?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写道:“把学习仅限于必须记住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会使他们迟钝、僵化,养成死读书读死书的习惯,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在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是否可以换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让他们抱着探究的态度,在理解的学习路上,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枯燥的记忆。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最有效的方法是扩大阅读范围。”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保持对周围世界和现象保持新鲜感的和好奇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带着疑问去学习,因为在惊奇、诧异时,有一种强刺激在起作用。仿佛唤醒了大脑,迫使他们加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