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作者:冯姣
更新时间:2022-06-08
点击数: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之十一: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知识的积极性、生命力,这是它们得以不断发展、深化的决定性条件。而只是不断发、深化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只有在知识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样的规律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的学习就越容易。
感悟:学生掌握知识不仅仅是目的,而应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必须手段及工具。教学的最高技巧在于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要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获取”知识即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在实际工作中,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占首位的,不是熟记,死记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是一种生气勃勃的创造。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这里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知识,我确信学生们对词和词组的丰富含义和感情色彩有了感受和体验后,再去叙述自己的所见所感,说说自己亲眼看到的,思想会更活跃更丰富,学生自身也会获得快乐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