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34条》有感
今天,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35条“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感触:
平时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有这样的情况,学生身在教室,心却没有放在学习上,学生在课堂上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现象也十分普遍。教室外的风吹草动对学生分外有吸引力。课堂中,学生的眼睛盯着黑板或者老师好像是在认真听讲,但思想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以上现象就体现出,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十分松散,不能主动让心理活动只保持在学习之一事件之中,无法控制自己走神的想法。
那么如何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直观鲜明的事物更能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中。现今使用的小学课本教材,大多都考虑到了低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里面有很多色彩鲜艳明快便于学生理解的插图和卡通人物,尽可能的引起学生关注,还有现在信息技术催生出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也能更大程度的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辅助培养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提升教学品质。
2、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成为学生的大朋友
部分小学生学习和行为的动机都是想要获得老师的关注和关爱,学生会因为主观上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教师所教授的科目,也就能够做到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尽力将自己放在和学生同等的位置上,以平等的朋友的身份进行日常的学习与交谈,用友好关爱的眼神,仔细认真的动作和热情洋溢的赞美语言来建立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由于身体还未完全发育的原因,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往往很短暂,所以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点,适当调节教学节奏,将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融入其中,建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可以适当将课本内容衍生与生活将结合,在放松学生紧张大脑的同时也启发了学生的开放思维,有助于后续课堂学生能继续保持专注。
3、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帮助学生梳理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将尽可能的将课堂内容设计的丰富多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过程中机械重复一种单一的学习方式,会产生枯燥烦闷的感觉从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可能就是枯燥的学习方式导致的,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中给学生安排一些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在兴奋状态,可以用故事点明学习重点内容,用笑话调节课堂氛围,用多媒体动画视频来补充课堂教学内容等。
4、注重家庭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学生的注意力需要家长与教师一起努力培育,家长要认识到注意力不集中是一种心理问题,而不是学生性格上的马虎和大意。家长要给与学生足够的温柔和耐心,也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课后学习环境,在孩子学习时尽量不要进行娱乐活动以免造成学生分心,可以给学生买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复习资料,或者在家进行一些例如搭积木、拼图等需要耐心的益智游戏。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面也需要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家长在家工作或者学习的时候要专注认真,给孩子做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