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的感悟
作者:曾庆梅
更新时间:2022-05-20
点击数:
今天,当读到《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的第10条建议《关于做“困难”学生的工作》时,我受益匪浅。下面把自己的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第九条建议中,我学到只有牢记“两个教学大纲”(即必须学会并记住的材料和课外阅读以及其他知识来源),才能打好智力底子。学生只有用脑子思考时,才能学得巩固。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使我深信,正是上面提到的“第二个教学大纲”,对这些学生能起特别重要的作用。对他们来说,把学习仅限于必须记牢的材料是特别有害的,会使他们迟钝、僵化,养成读死书的习惯。我觉得减轻学生脑力劳动最有效的方法是扩大阅读范围。因此,我就根据每个“困难”学生的特点,经常为他们挑选一些健康有用的书籍和文章,供他们阅读,并鼓励让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尽量多产生疑问,带着这些疑问来找我沟通。久而久之,“困难”学生所读的和在周围世界所看到的东西,就会出现某种使他们感到惊奇和诧异的东西。此时,“困难”学生所需要的就是阅读与思考,再加上我们教师的鼓励和帮助,就会唤醒了他们的思想,激发学习的兴趣。
越是困难的学生,他在学习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越大,他就越需要阅读。阅读能教他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书籍和由书籍唤起的生动活泼的思想,是防止读死书的最有力手段。读死书是一件大坏事,能使智慧愚钝。学生思考得越多,在周围世界中见到不懂的东西越多,他接受知识的能力就越强。 只要我们平时注重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那我们工作起来也就越来越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