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家庭作业的检查成为有效的脑力劳动读后感
今天,我读的内容是第16条。在这条中,主要从检查作业、检查知识的评判、组织复习、检查练习本来分析。
而这里谈的检查家庭作业不是指批阅家庭书面作业,而是对学生课外作业情况的检查。其实,苏霍姆林斯基谈得最多的就是“脑力劳动”一词。是的,只有学生真正的进行脑力劳动,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状况就会迎刃而解。而苏老在小学阶段的检查建议是,将检查知识与加深、扩充、运用知识密切结合。更强调的是,作为教师,不能将分数作为检查知识的的唯一目的,评分是有分量、有意义。在评分上,引起我注意的是——一定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发挥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哪怕进步一点点就可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因此,作为教师要慎重打不及格分数。在课堂上,有些同学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无言以对、掌握知识模糊、思考未果时,此时,作为教师,不要评定他的知识,而是思考如何让他学会知识。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会经常遇到。有些学生源于不理解、知识模糊,不听讲时,面对现状,教师脑中闪现的是什么呢?唯有平复心情,思考如何引领他获取知识,期待他的改变。
苏老针对复习做了鞭辟入里地分析。复习知识和内容一定要结合学科特点。我的理解是,复习语文知识时,我们一定要学会抓住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苏老还提到了“巧记笔记”方法,通过留白用不同颜色笔批注重点知识。虽是针对理科类科目,但是我认为也适用语文哦!
而在如何检查作业本上,苏老提出了减轻教师批改作业工作的建议,对我印象深刻的是定期抽查:教师每隔一段时间收几个学生的进行抽查,只有测验才全员提交。于此,我想到了自己,曾经在班里的一些作业也选择了通过定期抽查学号的形式来进行抽查作业,但是,现实是,会有个别学生“见缝插针”式的不去积极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