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千万孤独 悟万千宁静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这是我最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它的原意是:读书的人,在准备睡觉的时候,夜已深了,将灯吹灭后,就只有月亮相伴了。现在被很多爱好读书的人引用来,形容读书刻苦,也反映出一种读千万孤独,悟万千宁静的读书意境。我们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当看到湖面上有一群飞鸟时,我们能吟诵说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看到硕果累累的柿子树时,我们会默念到: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三毛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以显露在文字和生活里。
《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神奇的书,只要用心研读,你会发现,在教学上遇到的许多问题与困惑,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而苏霍姆林斯给教师的一些建议与思考,也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与推敲。书中有一段话,我感触很深课堂得令人感兴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真理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惊讶,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自豪。
让课程变得有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不断学习,用心备课。而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教师的知识超出教科书的范围越远,他的话的含义就越深刻,学生从他的讲述的字里行间学到的东西就越多。”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有文史哲的底子要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位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出色的公开课,课后一位教师问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并且,总的来说,对每一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的。”这段话振聋发聩,令人警醒。用心备课,是有前瞻性,全局性,规划性地备课,我们努力备好的不是这一节节的课,教给学生的也不是局限于这一篇课文的知识点,而是点点滴滴,身体力行,耳目染地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所以,努力做一个妙语连珠的语文老师吧,其次,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你对他们的点滴关爱和付出,他们都会明白,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给予他们爱和尊严。真正让他们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成为学习的第一执行者。当你拿着这颗赤诚之心去对待学生时,他们也一定会直心地去对待反过会喜欢你,尊重你,这都是相互的。当孩子们每天盼着上语文课,当他们听课时眼里满是星星,这样的课程,如何不高效?所以,努力做一个有幽默感的语文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