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怎样培养记忆力
今天,我仔细的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如今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自己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书中,第35条讲的是怎样培养记忆力。记忆力,不管对于学生的学习或者是成人的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凡在学习上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无一不是具有比较强的记忆力。那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呢,靠死记硬背能锻炼出好的记忆力吗。在文章里、他特别反对“死记硬背”。
那么他强调的是怎样的一种记忆方法呢?他说,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有理解的记忆。也就是说,在记忆的过程中,不随意记忆占得成分越大,他可能记忆的东西就越牢固。
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建议。在开始识记以前、应当让儿童经过一番训练、而且、摆在记忆面的任务越复杂,越困难、对思维和智力的训练就应当越细致耐心。这里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要对实际的内容进行指导、而且提出了指导的重要性。
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学生知道得越多,他不理解的地方也就越多,而不理解的地方越多,他学习教科书的正课也就越容易。这种现象,想想也不难理解,一个学生学会了各个知识间的联系,他就会举一反三,从而在他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一棵自己的“知识树”,里面即使有一部分知识有了遗忘,他也会很快地从某一根枝条出发,循着枝枝蔓蔓找到那一个所需要的部分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起找属于自己的记忆方法,虽然有的有用,有的还不完善,但是孩子们多少还是可以找到一些让自己提高记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