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八佰》后感
观《八佰》后感
宜城市板桥店镇板桥村小学六年级(1)班 陈怡然
辅导老师:潘明璟 联系电话:17762766908
《八佰》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抗日战争事件改编而成 ,看完电影后我深有感触。
电影主要讲了1937年淞沪会战未期,中日双方激战己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相隔一河,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却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电影开端谢团长感叹当时情景:“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你看,租界里的人生活在天堂里:买卖正常,赌博正常,唱戏正常,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路上车水马龙,租界金碧辉煌,他们一点也不担心日本会打过来,甚至有人觉得:“打什么打,让人都不能安生过日子!”。一河之隔,河对岸的四行仓库里呢?一片黑压压,“八百壮士”筑防事,随时打起精神,随时准备与日寇交锋,随时准备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么鲜明的对比,让我情不自禁的对这“八百壮士”生出一种敬佩之情!
当陈树生身绑手榴弹,留下遗嘱“舍身取义,儿之愿矣!”给妈妈时,当喊着“娘”骂着“狗日的小日本”的他们一个接一个的从窗户跳下去时,当肉体与日本的钢铁板一起炸裂时,我的眼泪一下子滚落,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八百壮士”哪个是过了35岁的?哪个不是娘生爹养的?哪个不是血肉身躯的?又有哪个不是义愤填膺的?救国从他们自己开始,就让他们用有限的生命去唤醒还在沉睡的人们吧!
当日本人一次次的进攻,留守四行仓库的军人一次次反攻,除了枪声剩下的便是誓死保卫祖国的霸气的誓言声,每一声都是呐喊,每一声都震撼着我的心灵。连着河对岸的中国人和租界的外国人都被震撼了,他们不再麻木不仁,不再只关心自己,不再埋怨对岸的枪声,他们募捐,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给对岸的士兵鼓励,对他们表示感谢,真心发出感叹:国民皆如此,倭寇何敢!
13岁的娃娃,只想保命的瓜怂,总想当逃兵的兵痞,从没有打仗的经验,从没有杀过人的小民,在一次次的流血受伤中,在一次次炮火的洗礼下,他们也坚强起来,霸气起来。他们没有退缩,没有埋怨,心中只有中华民族富强起来的信念,带着将来一定美好的愿望,坚定地走向了地狱,勇敢地与魔鬼战斗!
现在的我们,平时不愁吃、不愁喝、不愁穿,什么都不愁,却一点苦也不能吃了。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富足与和平都是前辈们用生命和血换来的。我们怎可不好好珍惜呢?
因此,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争做国家栋梁、报效祖国,还祖国一片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