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铸山河,英雄永不朽 ——《八子》观后感
血肉铸山河,英雄永不朽
——《八子》观后感
宜城市板桥店镇板桥村小学六年级(1)班 杜彦昌
辅导老师:潘明璟 联系电话:17762766908
“活在今天的你,你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在那块儿红色的土地上 ,曾经发生过什么 可他确实发生了…… ”这是那部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电影《八子》的台词,那部根据一个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
电影《八子》是一部以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时期为背景,讲述了排长杨大牛在六个弟弟全部壮烈牺牲后,带领全排战士包括最小的弟弟满崽,为了保卫中央苏区实现革命理想奔赴战场,历经数次以寡敌众的激烈战斗,与敌人浴血肉搏,直到全部牺牲的悲壮故事。
上世纪30年代的赣南地区,在这个被称为中国革命“红色摇篮”的地方,曾经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将八个儿子先后送入红军,奔赴战场前线。但战火无情,兄弟中的六人陆续牺牲,只剩下大哥杨大牛和最小的孩子满崽。满崽找到了哥哥大牛的部队,成了大牛麾下的普通一兵,一场场艰苦战役的淬炼让新兵满崽迅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战士。最后的战斗打响了,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杨大牛带领弟弟满崽和全体战友浴血肉搏,直至弹尽粮绝……
在影片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大大小小的战争场面接连不断,从沟壕到树林,从溪边到高地,进攻、防守、再进攻、再防守、炸堡垒、紧急撤退、埋伏、炸炮营、炸大桥……一次次的枪林弹雨,一次次的近身搏斗,在三排一次次浴血奋战弹尽粮绝拼搏到最后的战斗中,影片向观众展示了战争的真实与残酷。这些几近真实的战争场景,深深地震撼着观众。这还是一部真实厚重的情感片,至深的母子情、荡气回肠的兄弟情、生死与共的战友情,每一个画面都真实厚重,每一个场景都煽人泪下。
在影片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战火硝烟中度过,残酷的战争,献血淋淋的战场,你死我活的战斗,悲壮地展现了革命先烈对革命的信仰与忠诚、奉献与牺牲,他们用热血铸造了忠魂,用燃情谱写出赞歌,看的我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眼湿泪飞、心暖魂燃。
在影片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看见了国难当头,英雄儿女们的豪情壮志;战场上生与死的无奈;血汉的柔情;希望的珍贵;革命战士们舍己为人的精神……
看完电影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战争太过遥远,我们没有经历也无法真正的感同身受。两个小时的电影或许可以带给我们一时的动容,但我们更应记住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来之不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它们是先烈们牺牲家庭,用伟大的生命打拼出来的。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珍惜维护现在美好的生活。因此,作为新时期少年的我们,应该珍惜和平,懂得感恩,要学习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