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温馨告知书
时光如梭,本学期就快结束了,孩子们也应该进入复习阶段,而期末考试不仅是对本学期努力学习成果的大检阅,更是对每一位学生综合素质的挑战。有句话说得好:“阳光总在风雨后”,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期末考试,怎么知道学的怎么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期末考试马上就要来临,孩子们准备好了吗?是否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家长以及孩子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一下:
生活作息
➤考前大变样要不得!
1.帮孩子调整好生物钟
很多孩子考前希望拼时间多看点书,这种做法不可取。不仅会影响听课效果,还会导致记忆力、专注力下降,对考试来说特别不利。不早睡不晚睡,正常作息就好。考前保证8小时的睡眠是重中之重。
2.合理饮食,加强锻炼
三餐保证营养均衡,不让孩子吃过多油腻的食物。切忌给孩子吃各种补品,再多的补品都不如每天一个小时的锻炼。
考前复习
很多孩子考前都是一团乱,想起什么复习什么。没有计划的学习根本没有效果,高效复习要做好这几步。
1.回归课本,巩固基础
必须牢牢记住一点:课本是复习的重要工具,所有题目都万变不离其宗。因为出卷老师拿到的参考资料就是课本。提醒孩子在考前根据课本目录,进行知识梳理和巩固。回归课本时尤其要注意这些细节:
(1)必须要看的知识点有:概念、原理、规律(包括法则)、专业术语、过程或步骤等。
(2)每个知识点后面的例题和拓展题必须要求孩子弄懂!
2.回顾试题,查漏补缺
家长可以让孩子把平时的试卷,按照课本上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进行整理,然后把试卷上的错题再做一遍。如果有错题本的话,这个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3.适当练习,保持做题的手感
考前不要再做难题,建议做一些基础题,主要目的是梳理知识点。做的时候定好时间,以考试的心态做卷子。
4.抓住最佳记忆时间
每个时间段的记忆效果是不一样的,心理学研究证明,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记忆效果最好,可以让孩子在这两段时间复习重点。当然,每个人的记忆黄金时间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仅供参考。
心理辅导
孩子到了期末作业就会多起来,一多就不乐意做或者做到很晚。而家长上了一天班也很累,回到家看到孩子做个作业叽叽歪歪,要么磨蹭要么错很多,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要么一顿训,要么一顿胖揍。这时候家长的情绪是发泄出来了,但是孩子反抗不得,只能乖乖继续做作业。长此以往,孩子会对学习更加厌恶,在批评和指责中孩子也会失去自信,觉得自己本来就做不好。期末时候压力最大的肯定是孩子,这个时候的他更需要鼓励和帮助。不会的地方有人教,想放弃的时候有人鼓励,这样孩子才有勇气去面对他不会的知识和难点。家长学会理性掌控自己的情绪对孩子而言是莫大的幸福。
说到底,期末考试只是一场很小的测试,好好复习,理性对待,从考试中了解薄弱点以帮助今后更好地学习,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在考试中遇到意外情况应该怎么办?
为防患于未然,老师家长们应该在考前给孩子讲清楚应急措施,告诉孩子遇事不慌乱,沉着冷静,必要时可以向监考老师寻求帮助。
考试迟到
所有考试都要求严肃考试纪律,所以考试迟到这种错误是不应该出现的,家长一定要监督孩子按时赴考,保证提前到考场,不要迟到。
但是,如果遇到一些不可控的情况,已经迟到了怎么办?不要慌,进入考场后要尽量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把时间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同时保持心态稳定,沉着作答。
身体不适
考试时突然身体不舒服怎么办?如果实在撑不住,一定要及时告诉监考老师,让老师帮忙带到医务室紧急处理。如果身体能有所好转,争取回来继续考试;如果身体严重不适,看完病及时回家休息。
为防止学生发生身体不适的现象,在考试前夕,家长应该保证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饮食安全,吃些清淡健康的食物。期末碰上疫情防控期,请家长要注意预防孩子感冒,做一些积极的预防措施,比如出行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和家庭防护,每天自觉做好体温检测。
2.养成人群聚集和密闭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公筷制、分餐制、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等良好卫生习惯,形成“以戴口罩为荣”的个人防护观念。
3.非必要不出门,非预约不出游。避免和国内外中高风险地区来鄂返鄂人员的接触。减少探亲访友,多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沟通联络。
试卷出错
在考试时碰到考卷出错的概率是很低的,但也不乏出现这种情况。有些学生碰到出错的试卷,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学生要敢于质疑试卷的准确度,如果发现试卷有问题,要大胆的告诉监考老师,寻求积极的处理方式。
尤其是遇到试卷试题本身存在问题时,一定要认真检查,确定考题出错后及时告诉监考老师,就算是自己失误看错题了,也不能一直卡在这道题上,有问题一定要说出来。
考试工具准备不全
老师应该提醒学生考试前一晚检查好考试工具。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检查考试工具是否带齐全,学生在考场外也可以互相检查。
如果在考试过程中发现忘带考试工具,不用慌张,但是要记住不能自己在考场上找同学借,这不仅会打扰同学考试,也会让监考老师误认为有作弊嫌疑,正确的做法是找监考老师寻求帮助。